forsomereason |||

随笔|两个人的生活和一个人的到底有什么区别

虽然标题写着“两个人的生活”,但其实我这几个月的社交关系和生活方式都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没有新朋友、新室友,没搬到新地方。最大的不同是小T来上海找工作了,我终于不是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赶场了(当然这没啥不好的,但毕竟和我熟悉的状态有所不同)。我姑且将之称为“两个人的生活”。

跟小T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之后,我想参加什么活动都会把链接发给他问他要不要一起。小T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特点,那就是只要我感兴趣的,他都愿意玩一玩、体验一下。其实在这点上我应该和他不相上下,毕竟我总是期待着和有趣新事物的偶遇,但从小到大向我抛出此类橄榄枝的人寥寥无几,他也未曾兑现带我听他感兴趣的音乐会的诺言,因此随着我三分钟热度的快速转移,到头来也没什么颇为了解、能给别人好好介绍一通的领域。

好在这里活动还是很多,上影节拉着小T跑来跑去(好惨)、桌游展拉着小T一起不吃饭(好惨)、平日拉着小T去一些感兴趣的饭店导致小T开支飙升(好惨),想要干的事情更是计划了二十多项,包括但不限于“寻找心形土豆”“无计划公交车之旅”“库布里克书架搜索”“码头探访”“铁路调查”“去旧货市场”“在公园里寻找彩虹”等等等等,写下来的时候还是觉得桩桩件件都有趣得很,可惜唯一实现的只有“吃Herasa夏日限定菜品”这一项,愧疚愧疚。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挺习惯单独活动的人(也不是我主动选择,只是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成这样了),电影散场看到有些女孩子不得不听男同伴的发言还在心里为她们默哀,但当开启了“两个人的生活”之后,却发觉这种生活带来的正向影响是出乎意料的。简单来说,它能增加“多样性”。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是一些一个人不太方便参与的活动,比如桌游,两个人的可选项就很广了;此外,我的活动范围也被拓宽了。下班后去锻炼、去公园、去很远的地方吃饭,这样的选择在“两个人的生活”状态下很容易做出,而在“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下则需要非常多的能量。还有更多的作品推荐与观点碰撞。先不必谈“碰撞”后激发的新灵感,单是把自己的观点梳理好、表达给沟通对象听的步骤,就能让我发现很多之前没注意到/没能组织成语言的想法,让一起看书/看电影的时光获得了双倍的价值。但其实我们待在一起的时候做的最多的事情还是无聊地重复对方的名字,并比拼谁能在在名字后面叠加更多的“包”,在线上做的最多的是定期搜寻并发送可爱的chiikawa贴纸(这点我显然甘拜下风了)。

话又说回来,虽然称之为“两个人的生活”,但其实我和小T待在一起的时间也不算多,可能周中吃两顿饭,周末看一场电影或玩几小时桌游。能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比如书写这些文字的现在),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让我觉得对方对我的影响不会过分大,也因此感到安全。而有些时候如果贴得太近、黏得太久,反倒会生出一些迷茫之感——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嘛?我们有把待在一起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吗?从来不怕浪费时间的我此时倒是关心起时间的“利用价值”,多少有些可笑,但也许也能体现我还是有些恐惧“两个人的生活”里那些静默的、不知道在干什么也无法用于完成其他待办事项的空白。

说到这里想到之前进行过的关于亲密关系的讨论。我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了一种并不希望进入亲密关系的偏向。不记得在这个博客有没有提过,即使有,给出的理由大概也是觉得“进入和不进入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选怎更轻松的那一个?”之类的回答。但前段时间又想了想,说出了让我自己都挺感动的答案。我说我总觉得在亲密关系中的人很难不为了对方改变自己的一部分(并不是接受吃榴莲那种改变),但我不想为任何人改变,不想改变任何一点组成我自己的重要部分,我是因为这些东西才成为我的。

在小T看本篇博文(并且不定时给出一些小小comments)的过程中,好像能对我享受的这种“两个人的生活”进行一些更抽象的描述了。大概是,你们心灵的距离很近,所以肉身没有待在一起的时间里,也能感受到对方的陪伴,并且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但同时二人之间也不是不便见面的距离;你们会有很多对方不了解的特点和想法,因此在了解对方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很多新奇事物,但同时在本质上你们是一样的。因此这样的“两个人的生活”,能让你拥有做一切做你想做的事情的可能性。

所以真的觉得非常幸运,能遇到小T这样既能一起玩、又能交流想法和感情的人,获得这段时间跟小T相处的机会。不论他未来能不能留在上海、我们还能一起玩多久,我都已经体验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两个人的生活”,并找到了一些属于我的答案。

Up next 周记|去桌游展的周末 电影|《四个春天》 起因是今天看了人物发的两篇文章,分别是《余生》和《陆庆松:螺丝不肯拧紧》。才知道很喜欢的纪录片《四个春天》中的陆家父母都已经去世,独山的老房子也已经很久无人居住了。几乎没怎么感受到哀伤,哀伤好像天然就和二位老人给人的感觉冲突。在我心中,陆家父母已经度过很好的一生啦,他们以及他们家庭的故事,将一直一直
Latest posts 电影|《四个春天》 随笔|两个人的生活和一个人的到底有什么区别 周记|去桌游展的周末 我的上影节十日谈 周记|关于生日周的一切 “从空中降落在地的多角星” 电影|《攻壳机动队》 巴厘岛|与许多美好的灵魂相遇 我终于用上棉条啦 日记|《混沌武士》之夜 道格玛95和我剪的头发,旅行小贴士和《极乐迪斯科》里我难以理解的东西 关于别人不喜欢我喜欢的作品或者别人喜欢的作品我不喜欢这件事 书籍|《家的扫除》 厦门|春节出行 2024年度总结 【特约来宾】小桃的2024年度总结 不锈钢汤锅介绍及使用指南 北京|2024费那奇动画周(下) 北京|2024费那奇动画周(上) 日本|流水账版本濑户内海五日游记 博客九问 游戏|花与太阳与雨 游戏|In Stars and Time 周记|Cicada15周年巡演&费那奇动画之夏 “国游之光”背后的悲惨光景 周记|新家的第一个周末 合租生活启动! 看房注意事项 上海|我和电影 书籍|《控糖革命》 日记|下班后直奔酸汤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