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会觉得和家人出去旅游无聊,行程虽然舒适,但很难出现和所在土地产生链接的时刻。不过近来发觉妈妈策划的行程其实很不错,青岛、天津、厦门都玩得挺开心的,提供了和我自己出行不同的体验风味。
厦门是和青岛并列为我最喜欢的内地城市的地方,之前去过三次。第一次是高中时跟着合唱团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第二次是高三毕业后和朋友们去的,期间还遇上一个男生策划向一位女生告白(但女生对他完全无感)的麻烦事,第三次是本科时来厦门大学参加模拟法庭。印象最深刻的是大海和中山路的月亮虾饼,所以得知今年过年能去厦门还挺期待的。
出发日,搭乘春秋航空的航班前往厦门。好像是第一次乘坐春秋航空的小飞机,之前咨询朋友日本航班选项时被推荐的正是这家航司的“空中铁皮”。我们乘坐的飞机是一架小到根本没有头等舱/商务舱的客机,只需加价80元/人购买“尊享飞”即可获得额外的托运行李额、优先登机通道、机上免费餐食(不想吃饭可以选择点心礼盒)以及前排座位的优先选择权——虽然肉眼观察除了第一排座位外,其他座位并不会有更大的空间可以伸展肢体。
上海到厦门的飞行时长只有一个半小时,游戏机都没掉多少电就达到目的地了。第一天没有行程安排,直接前往酒店休息。我换了红马甲、红耳环,涂了新买的口红小样,和家人一起吃酒店自助餐当年夜饭。吃饭时不忘反向运用《控糖革命》里学到的“纤维-蛋白质-碳水”进食顺序原则,试图吃更多东西,但看着周围桌子上堆着的一盘盘海鲜/刺身,还是接受B级美食爱好者我根本吃不回本这件事,安心地在火锅里煮了很多土豆和娃娃菜吃。
饭后一边放着无聊的春晚当背景音乐,一边打《沉默意志》,偶尔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红包可抢,有没有人呢给我发祝福短信,度过了本次出行的第一天。
来闽南了入乡随俗,大年初一起了一大早去南普陀寺拜拜。虽然由于早起没什么胃口连薯饼都吃不下,但确实躲过了堵车,庙外排队的人流也不算特别多,看来这里对所谓“头香”并没有太过热衷。
路过华侨博物馆
南普陀寺会在入口不远处给每位前来拜拜的人发放一根免费香火,比起“全家福”粗粗的一捧,我更喜欢这样细细的一根,一心一意。我的愿望如常,绕着塔走了三圈,四个方位一一拜过,把香插到香炉里。其实不确信是否真的会得到神明保佑,即使能够,也不会让一个人事事都顺心如意吧,但不管是奶奶在家做饭祭祀时、站在生田神社的投币箱前,还是在南普陀寺的香炉旁,我都会很认真地许愿,因为我期望的东西都是无法靠我的个人意志达成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祈愿了!
点香
在寺庙内走了一圈,离开前逛了逛法物流通处。可能是受妈妈影响,我对珠宝首饰不怎么感兴趣,唯独喜欢彩色石头,觉得彩色石头都是有生命的!最喜欢的是绿松石和蜜蜡,对应我房间的两种颜色。在法物流通处里看到一串特别好看的蜜蜡,黄色手串里还掺了几颗孔雀蓝和淡粉色的珠子,能感受到它的呼唤!不过看了看标价,一串三千多,没意思,走了!
离开南普陀寺后去了爸妈感兴趣的景点胡里山炮台,虽然大炮没什么好看,观景台上的风景也比较一般,但我意外对巧乐兹的定价有了更多的了解。全家、罗森里卖5块钱的巧乐兹巧脆棒冰淇淋,在检票口外市民开的小商店里卖10元,在景区里的官方摊位里卖8元。两相对比后瞬间觉得后者价格还可接受了。顺带一提,后一天在云水谣里的巧乐兹定价为5元。
边吃冰淇淋边看风景
午饭在曾厝安吃了姜母鸭、喝了台湾芭乐汁,虽然遍地网红小吃,走几步就有卖相似物品的店铺,但还是遇到了至少三个我想要拍摄的画面!首先是一位父亲看着两个小男孩交换奥特曼卡牌,其次是一个小朋友对店门口招揽客人的男人竖起大拇指展示自己刚刚吃的东西,最后一个画面好像是母女间的某项互动,已经记不清了。因为要搀好外婆,防止她被不长眼睛的男人撞,所以后两者都没有能够记录下来。
曾厝安
热气腾腾(但其实可能是小贩的特殊手段)
饭后我们沿着环岛路走了一小段,来到了海边,又一次看到了记忆中闪闪发光的海面,和高中坐在大巴上路过时看到的几乎没有差别,连逆光的人形背影都如出一辙。
闪闪发光的海面和游人的背影
看到了独自一人迎着浪头玩耍的女孩,看到了三个结伴一起玩的小男孩——一个躺在沙滩上,一个坐在铲子和水桶中间,另一个就在海水边。他们之间维持着一种松散的关系,只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着海边的时光,并非必须一起搭建沙滩堡垒。我看了他们一小会儿,心情变得十分明亮,想在神户定居,这样每周都可以去须磨的海边。不管可行性多么有限,至少先梦了再说。
女孩
男孩
母子
友人(想到了白城的树)
还看到了《潮汐国度》里提到的厦门非常著名的海洋保护动物文昌鱼的简介,到码头坐了帆船。以为帆船会很无聊,但出乎意料的好玩!驾驶我们这艘帆船的男子大概是一个热爱帆船运动而不只是完成工作的人,他是少数会把帆放下来的船长,也因此在很多平稳行驶的帆船中间,我们是少数体验了帆船在海上倾斜的船员。待在翘起的一端时需要脚踩船上凸出的横条、抓紧栏杆防止自己往下掉;身处夹角底部时,全身的重量都靠船体上的钢丝栏杆支撑,颠簸时会有海水溅到身上,很刺激!不由地想起在须磨海滨看到的驾驶帆船“飞行”的人,有机会我也要试试,也许我不喜欢陆地上的运动,是因为我是为海上运动而生的缘故!
文昌鱼介绍立牌
晚上请家人吃了火锅,达成了连吃三天火锅的成就;在商场一家叫the Green Party的店铺里捏到了很多很软的捏捏。
第三天花了四到五个小时的在途时间看福建土楼,上午去了云水谣(我:云海肴不是云南菜吗,哦,原来是云水谣),下午去了土楼王承启楼。我以为会很不值,但踏进云水谣景区第一栋(也是唯一一栋)方型土楼时觉得很惊艳。土楼的中间有天井,所以阳光可以从右上方照射进来,穿过晾着的衣服、天狗的蓑衣,直直地打在私塾的牌匾上。站在入口处,右半边的建筑物都沐浴在阳光下,灰尘像小精灵般飞舞,墙角长出一簇三角梅,和左半边并不对称,但却分外美丽。左半边的建筑物则躲藏在阴影里。是只能靠眼睛记录而无法靠照片还原的美景。
圆圆土楼的屋顶能圈出一小块圆形的天空,同时把晃眼的太阳阻挡在外,让游客可以像井底之蛙一样一直盯着天空。脚踩的土地也被划为阴阳两面。大部分游客都站在阴头里,建筑物里形成了非常有趣的人员聚集之景,住在这里的人是不是也会根据光影变化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呢?
平常我们在建筑里看到的阳光基本都会被各种东西阻挡,但土楼里的阳光特别自由散漫;平常我们看到的天空基本都是漫无边际的一大块,但这里的天空却可以被裁剪成既定的形状,所以土楼最棒的是特别的光和形状!很荣幸可以看到并且记录下这些景象。
土楼一角
午餐在农家餐厅吃,除了当地特色的窑鸡外,我特意点了小葱煎蛋。到农家乐总会想试试运气,看看能不能吃上当年大学湘菜店的那一口。传闻为了维护“校容校貌”,那家店已经关闭了,这一家远远达不到那样的水准,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吃到那么好吃的小葱斩蛋。
晚饭吃了爸爸看小视频知道的上青本港海鲜,虾还挺好吃的,鱼普普通通,螃蟹我不吃,如果问我,我肯定觉得花这价钱吃海鲜不值,不过爸爸要展示派头就让他去吧。
都不是第一次去了,但是毕竟积攒了很多之前没有的经历,总还是会有些不一样的感受,比如坐渡轮(官方称呼其为“航班”)上岛时,会想念待在“大鲸鱼肚子”里抵达小豆岛的时光,比如在鼓浪屿上散步的时候,会觉得如果我自己订酒店、和朋友来这里玩应当也会十分不错……
花砖物语
去中山路的主要任务是吃宫廷月亮虾饼,清楚地记得以前这条街上都有不止一家店,甚至不乏地理位置很好、开在路口的店铺,但这次只在大众点评上搜到唯一一家,走到的时候发觉已经接近中山路的尾巴了。找到对应门牌号,发觉店名完全不对,再上小红书搜索了一下,发觉这家店已经倒闭了,怪不得从街头走到街尾都没见到影子。
时间给我带来很多新想法的同时,也从我的身边带走了宫廷月亮虾饼,并留下了一点遗憾和惋惜。
我们所在的登机口附近有一架三角钢琴,候机时有一位不知道是旅客还是工作人员的男子对着IPad上的琴谱弹琴。多数是很早以前听过的曲子,虽然他弹得磕磕巴巴的,但却能在他的琴声里体会到具象的幸福感,回忆起在内心珍藏的美好画面。那一刻我很庆幸,原来不需要难得一见的美景,也不需要只有我一个人所在的安静环境,我也可以感受到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