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拖到不能再拖(指要去东京旅游了)才开始写这篇,BGM是昨天和初中同学聊天聊到的山形瑞秋的《It’s Always the Little Thing》。
封面
ISBN:9787542678652
作者: [日]吉井忍
出版社:Shanghai Sanlian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象上喜欢的姐姐推荐的,一本让人感动的小书。
今早看到一条嘟文,觉得我也是会享受去陌生的地方生活、不会担心潜在挫折与挑战的那种人,而《东京八平米》里作者的生活方式恰巧又是众多陌生土地之上生活方式里我最向往的那一种。衣食住行的费用压到最低(我很乐于淘便宜货),打工存钱去旅游,平时可以做喜欢的事情,不用一直工作维持“体面”生活。
读着读着甚至觉得作者的烦恼——错过“终电“睡咖啡厅、在小厨房里做饭、为储存垃圾而绞尽脑汁等等——都很有意思,想体验一番。我觉得我应该就是不能一直过重复的生活的类型,即使新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相比会有诸多烦恼或麻烦之处,但新鲜有趣。家人经常说如果你一个人住下班了还要自己收拾、做饭多麻烦呀,可那样的话我就能获得之前没有的体验了,等过腻了再换下一种。
不想有什么建树,也不必对某行某业有什么精深的了解,不需要大房子、漂亮衣服甚至多么便利的生活环境。想要自己做饭,躺在大草地上晒太阳(不需要野餐垫和帐篷),在河边听流水的声音,和喜欢的甜品店门口的小猫咪作伴。保持内心的柔软,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微小事物中收获感悟的人生,对我来说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以前只觉得“独立”作者是令我敬佩的,忠于自我的表达者,看了本书才惊觉“独立”作品的另一层意涵,即让人意识到与自己不一样的存在,意识到人与人的差异性。“也许八平米在别人眼里是畸形状态,但它能够让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多元化”的接纳和对“非主流”的肯定。即使我本身并不在意别人会怎么想,但看到有人很认真地肯定这些,还是会觉得很温暖。这就是表达能带给别人的力量吧,我早该想到的。
还想说的是,本书提到的“感动”不是靠精妙的故事编排或者使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经历,而是源于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或者说肯定了某种我向往但不会被我父母认可的生活方式。就像吉井忍提到那家独立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解释为什么要开通宵场,因为他们想告诉大家,就是有人这么生活的,很感动。
读完之后会想当自由撰稿人,虽然不知道能写什么、能不能写出好作品,但如果能写出像作者这样感人的文字,即使这样的“人”只有一个,都很足够了。以及写彩虹合唱团那一篇里说,世界那么广阔,好作品那么多,我要抓紧享用的,就是本书这样的能让我产生内心波澜的作品。
可惜目前还要上班,而且即使两年后辞职,凭着这两年的积蓄也养不活自己吧。但至少先播种一个小想法,也许某一天能够实现呢。
在八平米的这个房间里,洗澡间、冰箱或洗衣机,这些家里该有的东西,我都不能拥有。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平米”,以及对其的定义,它不指实际面积,而是指心中的某一块地方。也许八平米在别人眼里是畸形状态,但它能够让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它也许是某个地方或某个人,在那里你不用伪装,可以好好地面对自我,尽可能地去享受当下。
为房子花的钱少,意味着你每月不需要工作太久,自由时间比较多。
去钱汤和老板娘聊天能够保持精神健康,早晨挥刀可以锻炼部分肌肉,感觉这样的生活基本可以维持身心健康。
四畳半没有地方放洗衣机,我得去外面的投币式洗衣间,在那里遇见一位阿姨,听她讲了有趣的、独白式的故事。因为房间里没有洗澡间,我感受到冬天在澡堂里与阿姨们互相寒暄、把身体浸泡在大浴缸里的幸福。因为房租很便宜,我不用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也能够拥有经济上的自由空间,让自己去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
只要能够保持基本的卫生条件(包括采光和通风)以及健康需求(包括噪音小和空气质量好),房间的大小或装修好坏和你的幸福指数没有太大的关系,更重要的反而是人际关系和你的行动力。
虽然全靠偶然,但有时候也觉得是必然的。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很多事情按一键即可解决,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反而变少了。这虽然有助于减少沟通上的麻烦,但也失去了与阿姨那样的人偶遇的乐趣。
钱汤里若即若离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这里的人际关系和职场不一样,它和你的得失无关,而是能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
在钱汤与人沟通考验你真正的交际能力,因为在这里人没穿衣服,妆也卸了,当然也没有证明你社会地位的名片,你得靠自己的肢体和声音来和陌生人交流
我们眼前的“平常”是很脆弱的,总有一天我也得离开八平米,那我想尽量享受目前东京这个城市所提供的便利性。相信在这种生活中累积的思考方式,将是到人生下一个阶段时的基石。
人生多一分选择,你就多一分自由。
从这个角度来看,独立电影院对我来说已经不是娱乐场所,而是成人学校般的存在,不停地为我灌输新的经验和价值观,这也是它和所谓影城(其片源通常比较单一)的不同之处。
“在黑暗中和别人一起看电影,你会听到别人的笑声或哭声,慢慢体会到什么东西叫作幽默,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人感动。若你在自己的床上单独躺着看电脑(屏幕上的电影作品),这也是一种经验,却是单向的,你不知道让自己发笑的场景,别人看了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再比如,在电影院里偶尔遇到吃东西声音很响的人,又听见一个大叔骂了那个人,你就会知道自己发出的声音大到什么程度会引起别人的不愉快。我们就是这样学会和别人共处的技巧。”
“我们办通宵放映会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想通过通宵放映跟年轻人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很有意思。你想想,有人喜欢在周末的晚上出来看通宵电影,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有一点与众不同,他们很可能属于不那么容易融入主流社会的一群人。我是希望新文艺坐能为那些人提供一个安心坐下来的地方,这里放映的电影也许很小众、不主流,但我们就觉得这样很好,这才是人生嘛,每部电影、每种人生都那么不一样,每个作品都那么好看。那你也一样,和别人不一样没关系,这是好事。我也是过来人,吃过苦,遇到过很悲伤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电影救了我。所以我相信电影是有力量的。”
所以我希望通过电影,尤其是面向年轻人,介绍更多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因为就像有不同的人一样,文化也不能那么单一。”花俟良王先生的话刚好说明了独立电影院在城市里的位置,它通过对主流的挑战确认自身身份,弥补了消费主义社会中的间隙。
一个人老去,仿佛成为了一棵大树。那么多的知识、回忆和生活哲学,他慷慨地分享给我,我也竭尽所能去吸收,虽然还不知道这世界究竟有多宽广深远,但我希望靠这棵树找寻到通向一种人生境界的密码。也许,他拥有的东西、愿意分享给我的东西,大部分我都没能去抓住,最后灰飞烟灭。但这棵树在孤寂的世界中将要倒下时,至少我愿意去聆听它的声音。
我急忙说请不要说这样的话。当时的心情说来有点自私,我很希望这家喫茶店能永远经营下去,因为老板以微笑迎接我,陪我说话,他的聊天话题那么丰富,再花几年都讲不完。只要这家喫茶店还在,我在这个大城市就不害怕单独一人。
虽然没能参加告别会,但我没有感到太遗憾,因为我和金星堂咖啡馆以及大泽先生用了很长时间进行缓慢的告别,比如在傍晚的咖啡馆里看见他穿得那么好看的时候,比如他边擦咖啡机边说那一句话的时候,再比如他穿好衣服后回电的那一次。偶然的相遇能给我留下宝石一般的回忆,从此我学到一件事,一次小的偶遇,你越珍惜它,它越能让你心暖,还会把更多的惊喜和希望留在你的人生里。
这是有点不可思议的现象。荞麦面店的老板娘和客人,或咖喱店的同事,这些连“朋友”都称不上的关系(“朋友”的概念在中日之间有些差异,得另外讨论)为何能够消除你心中轻微的寂寞感。
这些不经意的场合中你都能找到气味相投的人,这种经验自然让你和眼前的世界建立信赖感。因为外面世界的风浪颠簸,你确实会受到伤害,而在荞麦面店里的对话带来的欣慰,就像是一束阳光,鼓励你往前再多走几步。
我学三味线并没有所谓的目标。
我们很多时候过于习惯考虑成本实效,凡是性价比高的东西就是好的,而最需要避免的就是没效率的事情,但这是在商业领域里的逻辑。据我所知,人生中的大部分事情,比如感情或突发事件,都无法用市场理论来讨论或解决。
但还有一批人,就如塞林格所说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哪怕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被认为是无能之人,也要守住自己的阵地。其实社会就需要这种人的存在,我也相信不管是在什么时代,人群中会有一定比率的人属于这种“守望者”。
但如果这些事情从我们的生活中统统消失,人生又有何意义?若没有为了这些无用的事情而拼的人,社会还能有趣吗?
因为房间的空间太小,洗衣、洗澡、娱乐或办公,这些该有的功能不得不转移到外面,这自然把我这个“宅”性特强的人拽出门外。
连新的住所都还没找到之前,我先找了个打工之地。也说不上有特别的理由,就觉得除了写稿之外,自己需要有一个和别人接触的地方,毕竟离开了这么多年,在东京的朋友已经寥寥无几,我得靠自己重新建立起交友圈,也要找回在这座城市的一种归属感。
后来我选择了八平米的房间,并能住这么长的时间,可能跟那一时刻的醒悟有关:东西本身,并不能给你带来幸福。
现在翻阅文稿时我又发现,对个人来说,这是对离开中国之后亲手建立起另一种日常的记录。而这个过程中,八平米房间,以及东京这座城市的宽容性,都起了不少作用。我想把这本书悄悄地献给将要创建新生活的人。你的“小”不成问题,因为外面的世界足够大。
本部分是想写本博的最大原因所在。要去东京旅游啦,整理一下路线。比之跟着大巴赶景点(感觉跟没出国没什么差别),穿梭于大街小巷才是旅游之正道。可惜我只有两天,不一定有机会去到,所以以下地点根据期待程度排序。
哪个都行,具体的到了再找吧。
名称:独立应援“新文艺坐(Shin-Bungeiza)”
地址:3F Maruhan Ikebukuro Building 1-43-5 Higashiikebukuro, Toshima City, Tokyo
路线:从JR池袋站(东京都丰岛区)东口往北走几步拐弯,脱衣舞剧场“池袋Mikado”的斜对面就能看到大型弹珠店MARUHAN的大牌子,新文艺坐就在这栋楼的三层。
特别体验项目:每周六的All Night(通宵放映)项目。通宵放映从晚上十一点左右开始,连续放映三四部作品直到凌晨五点多才结束,票价约合人民币一百五十元。
购票渠道:https://www.shin-bungeiza.com/
发现会放《未麻的部屋》,激动!
计划:从大森到池袋,然后看《未麻的部屋》,因为看过所以也不用担心听不懂日文。看完不到十点应该也不会赶不上终电。
名称:独立书店往来堂(Ōraidō)、国立西洋美术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改建自老式大众澡堂的画廊SCAI the Bathhouse、朝仓雕塑馆、森鸥外纪念馆。
往来堂官网:https://ohraido.com/
秋日在东京大学校园欣赏银杏叶。怎么进去能不能进去还不知道,到时候再说吧。
浅草寺所在的东京都台东区还有个地方叫吉原(Yoshiwara),是曾经的日本第一花街、江户时代公开许可的妓院集中地,这个传统到现在也没有消失,这一带风俗店的招牌林立,还有一股妖艳之气。
在JR中央线上的喫茶店和鲷鱼烧店、一所位于公园旁的大众食堂、上野动物园附近的和果子店等。
离银座不远的“筑地”,这里有过日本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筑地市场在二〇一八年十月结束了八十三年的历史,并搬迁至三公里外的江东区丰州(Toyosu)。
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