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M:It’s Dark It’s Cold It’s Winter
好朋友第一定理:和好朋友在一起”不好的事”也会变成好事;
好朋友第二定理:想和好朋友一起做的事,不管看起来多么遥不可及、不可思议,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很久以前和川川提过的开车一起玩的梦想真的实现了,可见要多梦、多说大话、多见朋友。
为了给偶遇预留空间,除了海边和书店没有定别的行程。
看到川川的时候,他戴着墨镜站在车前伸懒腰,像一块年糕。跳上川川的车,往人比较少的南边海滩开,那边有一片被叫做“城市阳台“。问川川有没有”城市客厅“”城市厨房“,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到海边大概十点,所见景色和想象的大不相同。大海不壮阔、不深沉,海水离得很远,看不到波澜,我们来的时候处于退潮时段!
海滩
不过也因此得以细细观赏大海落下的贝壳——生蚝壳、扇贝壳、贻贝壳,更多的是不认识的贝壳。和贝壳们一起留下的还有一条条闪闪发光的金粉带,像是有人拖着贝壳裙摆走入海中,掉下的贝壳变成粉末。
包里正好有个小袋子,想捡一些喜欢的贝壳带回去,把贝壳翻过来前总有一种翻开后会看到恐怖画面(比如人脸)的感觉,川川说这些都只是空壳哦,如果还有生物住在壳里的话,壳不会怪怪待在沙滩上。
不知名的壳
虾夷扇贝壳
贻贝壳
不知名的壳2
不知名的圆圆的壳
回程的时候把壳放在背包侧面装水的袋子里,提醒安检人员小心我的贝壳,想着以后又有新的礼物可以送人了,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处理这些壳!
除了贝壳外还有其他发现,比如妖怪的脚印、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缠绕着海藻的绿色麻绳、某人画的海绵宝宝(我添上了派大星),踏上了一踩就会吐水的浅滩。远远看着穿橙色胶靴犁的叔叔犁沙滩,穿着红衣红裤的双胞胎堆沙堡,拿着蓝色小水桶挖着什么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坐在一旁晾着蓝色保温杯里倒出的热茶。
妖怪的脚印
川很用力地拔了,但没拔出来
某人画的海绵宝宝和我用手指画的线条粗粗的派大星
穿橙色胶靴的人
提蓝色水桶的小孩
和感受与自我连接的热海海滨不同,这是一片让我把注意力放在别的生物身上的海滩。问了川川关于大海、潮汐、星星的问题,包括涨潮的话我们会死吗这种,川川都会很认真地回答。
午饭本来想去小吃街吃到饱的,但在车里玩了一个多小时游戏的我已经饿扁,路过川川平时经常去自习的商场,决定进去觅食。
饭店是随便挑的,名字好像是“姐弟俩土豆粉”,点了部队锅土豆粉和两串土豆鸡肉串。
二十块出头的部队锅土豆粉应该不怎么健康,但是味道超出期待,汤很好喝,比很多上海排长队的韩料店强。土豆粉软糯,泡面Q弹,热热地吃下去很舒服。土豆鸡肉串有点油,但第一次见到在鸡肉串外裹炸土豆小方块的菜品,挺新奇,有土豆在总是能多博得我几分好感。
吃完饭开过跨海隧道去茑尾书屋(川川总会提醒说这条隧道看不到海底生物哦)。想去茑尾书屋是因为春节放假前在单位附近的书店没有逛过瘾。我去书店喜欢先把书架上所有的书都看一遍,书架太少会因为每个板块多是见过名字的书觉得没意思,书店太大又会因为觉得很难逛完而不大舒服。
目前逛过的比较喜欢的是北京百老汇MOMA旁边的库布里克,虽然店面小,但因为多是电影类的书和电影作品的原著小说,所以能看到很多没见过的名字。青岛茑尾书屋的大小刚刚好,但书架还是按照传统专题分布,没什么特别有趣的地方。我希望书能够按照他们的内在联系摆放而不单纯是同“种类”的放到一起。
川川是超级擅长收集资料的冲浪达人,和川川待在可以不担心时间,把书店的角角落落全部逛一遍,因为他肯定也喜欢这样。川川还给我介绍了牛津通识读本和What if系列。
最后没有看到想买的书,买了两张漂亮明信片、吃了达克瓦兹就开回去啦。
塞尔达传说三十周年的某本设定集,还好在书店里看完了,完全不值得买
漂亮的明信片
嗯!下次要夏天来,在海边租小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