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somereason |||

音乐剧|Next to Normal

最初是在TL刷到的推荐,看完后隐约想起一起看电影的朋友提过Next to Normal,tu酱也说“很值得”,于是产生了想看这部剧的念头。

当然啦,很多念头只在我脑袋里转了一圈就破产了,这次能成为现实全靠tu酱。tu酱给我推荐卡司(可惜最后因为时间冲突没能看上),在旅游间隙帮我关注票务信息、挑选座位、联系闲鱼买家……所以在文首,我要对tu酱致以最真挚的感谢!

(掌声)

上大学后再没进过剧场,一切都很新鲜。刚出地铁口就注意到了马路边的黄牛。不知是行业惯例还是出于偶然,黄牛们清一色身着深色外套,攥着用橡皮筋捆好的红色钞票,问我有没有多余的票。

离文广越近,黄牛越多。不知道他们如何区分路人和观众,还是并不在乎,只要路过的都会问上一嘴。踏进园区,还看到了拿着塑料袋卖望远镜的阿婆。想起来tu酱给我截图的包厢介绍写着“三倍望远镜就够用”。可惜我只有一个40mm的定焦镜头,在昏暗环境中表现还不如手机摄像头的那种。

要进门了,才发觉我不知道要出示什么码。想跟着熟客操作,但大家更青睐纸质票,于是向保安求助。进门,跟随人流到一楼,排队扫码领取观剧手册、拍紫色背景板。恰巧背景板前有几位穿成紫色的观众,他们和背景板一同被我拍下来。

进入内场前,发现我的电子票不翼而飞(实际是因为扫过外场码了)。灵光一闪出示了保安大叔帮我点过的“外场码”(实际是内外通用的入场码),显示内场检票完成,有惊无险地进入了场。

整场演出分为上下半场,时长大概两小时十五分钟。从我的位置看舞台和字幕都很方便。

舞台上搭了三层。二、三层两侧是现场乐队的成员,还分别有两块能够按需分开或合上的电子大屏。层与层之间通过楼梯连接(总觉得很容易踩空的样子)。底层有两套桌椅,单人就可以推动。

音乐方面,现场乐队很棒,饰演Diana的演员朱芾女士唱得很好。稍有遗憾的是,本剧的歌曲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后半场),但写这篇的时候在听《Hey》。

剧本或题材是本剧的亮点。本剧把镜头聚焦于一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女性,试图展现她及家人的真实境遇。可以明显感受到本剧是在认真讲述,而不是把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流量密码”的类型。

本剧对精神障碍者身处环境的描述具体且坦诚。各色药片、陌生的名字、不同的症状,全都进行了呈现,并没有停留在存在于大众想象中的痛苦呻吟。Diana配合过治疗,又把药倒掉;坚定拒绝电击,又在丈夫的劝说下同意。看的时候会觉得断裂感很强烈,但也好在这里——没有试图去解释患者种种行为的原因。(可能)这一切本就没有原因,更不需要给解释。

印象最深刻的是结尾,Diana选择了”走“,一切戛然而止。我发现我好像还是预设了编剧会在最后告诉观众Diana有没有痊愈这件事,所以在听到“她走了”的那一刻觉得疑惑。但写着写着突然有点明白,就像是Dan极力阻止但Diana想找回的回忆,我们身上也有很多自己都不满意但失去之后会让“我”不再是“我”的东西。这些应该被抛弃吗?也许并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因为定义“应该”,就代表了对做不到“应该”的人的否定。但世界上总有做不到的人,就像我们都有讨厌的那部分自己。“近乎正常”,也许想说的是,没有“战胜病魔”没关系,不“正常”也没关系,毕竟本来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正常人”吧。甚至都不需要去接纳那一部分自己(这也并不比变“正常”简单),而是,我们可以带着自己的“不正常”继续生活下去,仅此而已。

最后说说不满意的地方吧,剧里的男的太好了。虽然其实也不能责怪剧本,但这一点“不真实感”会让我对整部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最后说说自己。我好像是朋友眼中特别乐观积极的类型,所以我格外想了解但又恐惧真的去了解精神障碍者所要经历的。很多时候担心自己因为和他们不同而被拒之门外,担心对方觉得我只是在满足猎奇心理、获得“还好我没得病”的优越感、营造有人文关怀的人设,甚至通过“帮助别人”来成就自己的价值感。写到这里笑了,几乎都是在担心自己。所以,有机会的话,真的去和更多不同的人相处、看到一个人的多面性吧。

最后想补充一些曾经影响过我的材料,如果有人看到的话,就能把Next to Normal传递给我的传递出去。最早是林奕含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希望能够帮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的婚礼致辞;后来听过看理想的180.抑郁是你我共同的秘密,嘉宾说躺在寝室怎么也爬不起来,说停药之后也无法变回原来的自己;还有報導者的播客节目走入精神病人的房間,看看她的交換日記、他為什麼活在漫畫裡 ,节目采访了台湾精神病人照顾者专线的社工,他说,他不是了解,只是认识(精神病患者),知道他们时候会快乐,会因为什么悲伤,才是真的和他们相处,而不是只是知道他们是精神病人;最后是家庭故事与学术研究双线并行的《隐路谷》

Up next 灵感|写在回绝上司的一天 如果勿扰模式可以阻隔所有讨厌的事就好了。 今天上午有人给我派活,怪不得昨晚“上班恐惧症”发作。 北京|13th BIFF
Latest posts 电影|《四个春天》 随笔|两个人的生活和一个人的到底有什么区别 周记|去桌游展的周末 我的上影节十日谈 周记|关于生日周的一切 “从空中降落在地的多角星” 电影|《攻壳机动队》 巴厘岛|与许多美好的灵魂相遇 我终于用上棉条啦 日记|《混沌武士》之夜 道格玛95和我剪的头发,旅行小贴士和《极乐迪斯科》里我难以理解的东西 关于别人不喜欢我喜欢的作品或者别人喜欢的作品我不喜欢这件事 书籍|《家的扫除》 厦门|春节出行 2024年度总结 【特约来宾】小桃的2024年度总结 不锈钢汤锅介绍及使用指南 北京|2024费那奇动画周(下) 北京|2024费那奇动画周(上) 日本|流水账版本濑户内海五日游记 博客九问 游戏|花与太阳与雨 游戏|In Stars and Time 周记|Cicada15周年巡演&费那奇动画之夏 “国游之光”背后的悲惨光景 周记|新家的第一个周末 合租生活启动! 看房注意事项 上海|我和电影 书籍|《控糖革命》 日记|下班后直奔酸汤米粉